[法]米歇尔·图尼埃著 许均翻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
该小说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法国出版于1970年,获得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有趣的在这里,一部描写一个喜欢甚至可以说是迷恋德国的法国战俘的小说,却赢得了法国读者的喜爱和文学奖,这至少为我们的读者拓宽对于小说艺术的理解大有裨益。这部小说丰满的魅力在于:它不是借用战争这种血淋淋的形式来勾引读者的阅读欲望,更不是表达已经被重复表达的战争情结和控诉情结,更更不是利用非常事件来宣扬某些路人皆知的真理,它仅仅是一种细腻入微的对于人类个性的探究和展示。它与中国儒家学说的本质非常吻合,这就是:对于斯时斯地现世生活的肯定,从此出发追索和实现生命的终极目标,所以我们觉得它如此熟悉、好看和迷人。这部小说结构自由,形骸全忘,文字犹如翅膀可以载着读者飞翔到人的灵魂深处,那里的光景远远地超越二战,超越时空,新鲜而又绵亘。
[德]安德烈·冈德·弗兰克
高钅舌高戈翻译
译林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这本书的书名看上去很是纯学术,但它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作者以关怀人类的深厚激情,通过对世界资本积累进程中的依附性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的分析,试图说明不发达的问题。中国就是不发达国家,因此不发达成为了我们要追问的重大问题;因为这个问题除了与经济有关之外,它还是我们建立当代民族文化的根本基础,而优秀与进步的民族文化,是理解力、创造力乃至新型伦常关系的土壤,也是一个小说作家关照世界的基本视角。阅读这本书,千万不要忽略了主编刘东的前言,这是一篇当今少见的最具智慧最为清醒的好文章。事实上刘东主编了一套人文与社会译丛,本书是其中一本。这些书具有一种特殊的刺激性,它会刺激你不知不觉地思考许多问题,从而获得正常的认识能力与本真的智性。
聂卫平王端阳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
聂卫平有许多精彩的对局,只是我看不懂,本来我只知道围棋是简单的,黑的白的棋子和方格和棋盘,实在围棋是繁复的,由简单演绎出来的繁复,这才是真正的繁复呀。
我父亲是棋迷,父亲拿了这本书来要我看一看,我不能扫了他的兴致,这有点像朋友请第三者吃饭,其实和我无关的,但朋友要我陪同,我只好去了。去了以后尝到一些可口的好菜,这才想到要是不去多可惜。《围棋人生》就是这样的好菜吧,这时候的一招一式全是人间冷暖和喜怒哀乐。
棋盘小天地,天地大棋盘,后来父亲问,《围棋人生》你看了吗?我说,看了,谢谢你的推荐。
顾国华编
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此书凡两册十二卷,属于民间杂著,初也以民间印本的形式流传。宝贵的是忆者中仅年逾九旬至百岁的,就有15人之多,古稀老人竟过百。一个世纪的沧桑在他们的笔下以野史的面目出现,所忆及的文人佚事超出常规,很大一部分是闻所未闻的。
文史掌故笔记类的书,有各种读法。可当杂书读,随读随停,随停随读,兴之所至,愿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最好。不过像文人的名、字、号在这里挤挤挨挨,没有点文史知识基础的,怕不一定就能读出兴味来。因本书并非流行快餐读品,也可充文学史、艺术史补充读物,带点学究气来看。有清以来,嘉兴湖州江浙一带人文气象极盛,书中许多作者并非名人,但所接触的文学家中,鸳蝴作者如严独鹤、程小青、包天笑,以及星社、兰社(内有戴望舒、施蛰存、张天翼、钱杏屯阝诸人你不会想到)、绿社等,新文学作者有弘一法师李叔同、丰子恺、徐志摩、茅盾、郁达夫等可说赫赫有名。其他书画篆刻大家、学者名儒、不可胜数。就是读到上海大东茶社昔日曾为文稿交易场所,也不禁令人向往。
我很愿将来有一种不作正襟危坐状的文化史。读后觉得能与文人贴近,激起与之对话的欲望。这类杂著可做一准备。但写时不必都效郑逸梅体,诗词联语也不一定抄得那么多。
蔡玉洗主编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
近年来出版界“一窝蜂”现象已经层出不鲜,看多了大同小异的老上海、老北京之类的书,早已兴味索然,待读到这部新出的《南京情调》,才有耳目一新之感。
六朝烟粉,王谢风流,天国悲剧,雨花碧血,南京城留给我们后人的岂止是绵长的遐思,历史的警示实在是太多太丰富了。我每到一次南京,怀古之情就油然而生。但我没想到民国时期的文人墨客留下了那么多关于南京的文字,自章太炎、吴宓到谢国桢、程千帆,自胡适、鲁迅到张恨水、孙犁,自陈独秀、郑超麟到黄炎培、曾虚白,既有公认的名家大家,也有名不见经传者,更不以人废言。编者尊重历史的眼光、钩沉辑佚的功夫,均不能不令人佩服。
书中长长短短64篇抒写南京的散文,或凭吊残阳、缅怀往昔,或宣泄愁绪、托寄幽思,或记载交游、披露史实……,尽管有些文字流于冗长沉闷,但就总体而言,还是融十代名都的山水风光与人文情怀于一炉,构筑了丰姿卓绝的20世纪上半叶的南京情调,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南京情调。
我之所以称20世纪上半叶,而不说当下,是因为“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朱自清语)的南京,现在即使还未完全不复存在,也正在迅速消失之中,不独石头城,北京、上海又何尝不是如此?“胡同”、“石库门”今安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南京情调》所精心配置的80余幅老南京插图,尽管有的不够清晰,仍弥足珍贵。也许我们今后只能从像《南京情调》这样图文并茂的散文集中去辨认南京的历史、风土和人情了,这难道是“现代化”必须付出的代价?我真的是有点茫然了。
许倬云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虽然这本书不像《万历十五年》那么充满戏剧性,但却以更为明快简洁的语言,将中国历代的兴亡得失一下子勾勒了出来。中国历史之漫长与复杂,在一句“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中表露无遗。但作者却从看来是最复杂的问题———国家的组织与管理说起,硬是在12万多字的篇幅里,将历朝历代制度的优点和缺陷,何以出现,又何以衰败,交代得清清楚楚。仅此一点,就非大手笔莫办。但更显示作者识力和境界的,还在于他并不就事论事地叙述历史,而是从政治哲学的高度来观察和评估历史,但不是以哲学的方式,而是以史学的方式。在看上去通俗易懂的文字里,处处透出深刻的智慧与洞见。作者融今于古,将国家比作一个企业,似乎是要用历史经验来启发现今的企管人员,实际却显示了历史本身的现实性。
何大草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有的作家能把最初的作品写得非常好,于是可以把他们分成两部分:起点很高的作家和从顶峰开始的作家。
何大草属于前者,不仅起点很高,而且还透着后劲。他的这个长篇目前在图书市场的“名气”有多大,我不太清楚。但是它比许多“名气”很大的长篇写得好。它是一部历史小说,但离想象和思索更近,用中国式的狡猾亦反亦正地展示了情爱、权力、活着的方方面面。
语言很好,写得从容不迫,从一开始就太用心构建一个精巧的小说结构、少了几分随意。也许正因为这样,小说的结尾才虚弱起来。两个杀手的故事分走了本应属于结尾的气势,虽然它们内在是一体的。
于是之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出版
文学评论家顾骧很看重于是之的散文,说他的文章“本色当行,不工而工”,还把这位一代名优的作品结集编入一套《学者·艺术家散文随笔丛书》,书名是《情泉》,几乎囊括了于是之发表过的所有抒情叙事、谈艺说戏的文字。
演员出书,司空见惯。但于是之的这本书是他半个世纪的生命积累,而且充满着文化气息。他的《我演程疯子》写于1950年,虽然是一篇议论角色创造的文章,但也是一篇散文佳作。于是之在《一个演员的独白》里写道:“我们所创造的形象必须是一个文学的形象,艺术的形象,可以入诗,可以入画的形象。”试问还有哪一个演员能把戏剧艺术的标杆举到如此的文化高度?
于是之的人品、艺品与文品是一致的,他的文章像他的人一样,深沉而质朴,是极有魅力的。我也像顾骧一样,相信已经拥有广大观众的于是之,也会拥有广大的读者,何况他的散文名篇《幼学纪事》早已编入高中语文教材,被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学子所咏诵。
范培松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
范培松先生近著《中国散文批评史》(20世纪)是一部流淌率真话语的精心之作,处处显示出作者“敢于强调,敢于突出,敢于取舍”的学术胆量。
翻开《中国散文批评史》(20世纪),一种全新的批评图景会抓住读者的心。全书分三卷,外加一个余论,以开阔的学术视野纵论20世纪中国散文的批评路向,重点探讨了散文批评理论中非常活跃的“个人”、“自我”因素,如何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政治运作中被肢解、抽干以及召回,并以此为起点建构形质合一的现代散文理论体系。著作还设“点将台”,指出像周作人、张爱玲等人,无论从散文创作方面获得的斐然成就或他们不同寻常的散文观念来看,都是需要用较大的篇幅来论述的。至于王实味,他那带有血腥味的《野百合花》事件,也曾改变过中国散文批评的路向,同样具有批评史上的意义。相反,对于文学史上几有定论的鲁迅,一反旧说指出:鲁迅不仅强调过杂文“匕首和投枪”的社会功能,同时也疾呼散文应尊重“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的文艺审美价值,两者相辅相成,才是鲁迅散文批评的“全貌”。这就超越了多年的习见,还原出一个全新、真实的鲁迅杂文景象。
陈世骧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很薄的一本小册子,《陈世骧文存》却能让人玩赏多时。其实也只是有限的几篇文字,可阅读时总有“如行山阴道上”的愉悦。
陈世骧早年读外文,后赴美留学,自1947年始长期执教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一生事业基本立于中国古典学问,尤其是古典诗歌。对西方文艺理论烂熟于心,加之扎实的国学根底,陈世骧诠释古诗时往往能出入中西,驰骋古今,因而收在《文存》里的文字,几乎篇篇皆是考证精审而又新义纷呈的佳构。陆机《文赋》有句云,“其为物也多姿”,这个“姿”谁也没有更多地留心过,但陈世骧经由繁考博证的“中国功夫”,更经由中西文论的交相辉映,发现陆机之“姿”与现代英美文艺批评中的gesture理论竟若合符节。
1971年陈世骧因心脏病突发在美逝世时,夏志清还心存“唯一的遗憾”,遗憾他没有来得及留下一本“系统化”的专著。现在可以明白了,像陈世骧这样的老辈学者,或许原本就不想建构什么宏大的体系。实际上,他们每一篇内蕴丰厚的文字,有心人用心读过,由薄变厚,无异于一部高水平的系统化专著。这样的学者还有很多,比如宗白华,比如钱钟书。